過去 藝術博覽會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2018

03月29日 - 03月31日  |  2018
泰祥洲魏立剛呂壽琨趙春翔莊喆丁雄泉吳少湘申凡余友涵黃銳
簡介
展出藝術家:
趙春翔.莊喆.黃銳.呂壽琨.申凡.泰祥洲
丁雄泉.魏立剛.吳少湘.余友涵

中國抽象主義
藝倡畫廊十分榮幸於香港巴塞爾藝展舉行「中國抽象主義」,我們將展出十位當代中國藝術家的傑作,他們把抽象風格與中國元素結合一起。我們今次精心挑選的一系列展品包括:香港新水墨運動先鋒呂壽琨的代表作;著名海外華裔藝術家趙春翔、莊喆和丁雄泉,他們同樣受美國抽象表現主義所影響;「八五新潮」運動的重要藝術家黃銳、申凡、余友涵和雕塑家吳少湘;還有魏立剛的抽象書法和泰祥洲的抽象山水畫。
趙春翔 正如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同樣是中國美術學院林風眠大師的高足,畢業於一九三九年。一九四八年移居台灣,1956年獲獎學金赴馬德里深造,期間遊歷巴黎及歐洲,一九五八年定居紐約,展開了他藝術生命的新一頁。他致力研究美國抽象表現主義派的作品,從中受到啟迪,力求把東方文化的哲理思想與西方文化的活力奔放合二為一。他運用色彩絢爛的螢光塑膠彩,重疊於流麗的、墨色層次豐富的潑墨之上,可謂中西合璧,在海外備受廣泛推崇和尊敬的同時,他早已創作抽象水墨藝術。在紐約居住三十多年之後,一九八九年赴香港再去成都,最後居住台北,一九九一年逝世。今年的香港巴塞爾,我們將展出他早期的單色抽象潑墨,強而有力的筆墨在宣紙上飛濺,令人聯到美國抽表現主義,趙氏的水墨畫極具感染力。

莊喆,「五月畫會」聯合創辦人,出生於一九三四年北京,自小學習中國繪畫與書法,他的父親莊尚嚴是前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因此莊喆經常有機會觀賞館藏真跡。一九四九年隨家人移居台灣,一九五七年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並獲藝術學位,曾在朱德群的指導下學習繪畫。期間聯合創辦「五月畫會」,提倡中國藝術家嘗試將傳統中國藝術與西方前衛藝術融合,特別是抽象表現主義。一九六O年代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赴美進修,開始遊歷歐洲和美國。一九七三年定居密西根安娜堡市,一九八八年遷居紐約並創作至今。自一九六O年代莊氏開始嘗試改革傳統山水畫,運用塑膠彩和油彩,與抽象元素結合,自創一格。今次展出一九七O後期他剛抵美國之後的作品和二OO一年的創作。


黃銳,「星星畫會」運動的創辦成員之一,出生於一九五二年北京,是著名中國前衛藝術家。畫會成員最少有二十位藝術家,包括艾未未和王克平,是文化大革命之後首個抗議政府審查制度的活躍民間藝術團體。成立「星星」之前,黃氏十六歲的時候被下放至內蒙耕種,一九七五年返北京,一九七九年畫會於中國美術館舉行了中國最早的現代藝術展之一,展出的第三天被警察停展。一九八四年,畫會解散之後一年,黃銳移居日本至二OOO年,二OO二年重返中國。今次我們展出黃氏在日本期間創作的單色雙聯幅大畫。

呂壽琨 出生於一九一九年廣州,被譽為「香港新水墨運動」的先驅,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影響深遠。呂氏自幼受父親呂燦銘(1892-1963)的薰陶熱愛繪畫,其父是畫家兼學者,於廣州經營古董店。呂氏臨摹歷代國畫大師的傑作,包括明代八大山人、清代石濤和近代的黃賓虹,亦曾短暫拜師黃賓虹學畫。呂氏一九四八年定居香港後開始探索抽象主義,從而引領他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禪畫」,今次我們便展出其中三件代表作。呂氏於一九七五年逝世。

申凡 出生於一九五五年上海,一九八六年畢業於上海工業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一九八O年代開始探索抽象藝術,把形象和空間解構,創作抽象畫,他是最早把中國傳統藝術元素融合當代藝術範疇的先驅之一。一九九O年代,他除了創作結合單色圖案和西方的極微主義的布上作品外,亦有在宣紙上以書法式的筆墨作畫,保留中國傳統的書法藝術。自一九九八年開始,他把中國藝術元素融合於多媒體和不同素材的創作中,發掘繪畫和新素材的可能性。他於二OO六年上海雙年展的裝置作品「紀念黃賓虹」重新檢視中國傳統書畫的筆墨和構圖,引來極大的回響。今次我們展出申凡一九九O年代初創作「符號式」的早期抽象作品。

泰祥洲 出生於一九六八年寧夏的書香世家,七歲開始跟隨胡公石 (1912-1997) 學習書法,二OO一年畢業於新西蘭奧克蘭媒體設計學院數碼媒體系,其後從事媒體設計,雖然事業十分成功,但他決定再深入鑽研繪畫藝術,二O一二年獲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博士。今次我們展出他的抽象山水近作,在絹上染上一層層深淺不一的灰色水墨,令墨韻更加豐富多彩,呈現霧一般的朦朧景象,猶如浩瀚宇宙。

丁雄泉 出生於一九二八年江蘇無錫,以運用鮮豔奪目的色彩來描繪花卉和迷人的美女最為著名。一九四O年代曾修讀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年僅十九歲一九四八年獨闖巴黎,與前衛藝術團體眼鏡蛇畫派多位成員結為好友。一九五八年他赴紐約,與美國藝術家森姆·法蘭西斯成為摯友,並深受抽象表現主義和普普藝術的影響,此時期的作品運用豪放的筆觸和鮮豔的塑膠彩畫成,至一九七0年代末開始繪畫美女圖,逐漸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熟悉的獨特風格。丁氏運用毛筆和水墨在宣紙上鈎畫線條,再大筆塗上塑膠彩,色彩明麗、筆法瀟灑、充滿活力,顯示了他對生命的謳歌和對美好事物的摯愛。丁氏於二O一O年逝世。今次我們展出的雖然是美女圖,但仍然可以從花卉和綠色植物的繪畫方式中,明顯表現出他受抽象主義的影響。

魏立剛,現代書法運動的重要畫家之一,出生於一九六四年大同市,現居北京。他在當代中國抽象書法藝壇之中特立獨行,一直在古典書法中不斷探索求變,嘗試把水墨藝術的標準重組,尤其以當代抽象水墨畫最為著名,作品紥根於古代書法,成功地把古老的書法藝術蛻變為獨一二的藝術創作。他運用中國水墨和金色底色的,把傳統和當代串連在一起。二OO五年獲頒亞洲文化協會香港分會獎助金,遠赴美國紐約研究當代藝術的發展概況,更有機會與多位藝術大師合作,包括美國抽象大師布萊斯.馬敦(Brice Marden,生於1938年)。今次展出的最新作品,是魏氏特別為我們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展位而創作。

吳少湘 是中國現代抽象雕塑運動的先驅,出生於一九五七年江西,一九八二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一九八六年獲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雕塑系碩士,並授予北京工藝美術的首個獎學金。他的早期作品同時受中國和西方藝術的影響,令他在當時的中國藝壇中成為藝術先驅,在眾多風格較保守的同輩中脫穎而出。一九八九年移居奧地利,其作品一直是中西合一,並嘗試通過檢視消費主義和全球一體化,表達出強烈的社會信息。他完美地把形式和意念呈現於雕塑之中,在國際藝壇上備受認同和獲高度讚賞。他曾在世界各地舉行展覽,包括中國、台灣、印尼、奧地利、德國、瑞士、瑞典和香港。他的作品「蘋果」獲世界健力士大全列入全球首件最大的錢幣雕塑。今次的巴塞爾展覽中,我們展出吳氏兩件早期的重要雕塑,均創作於一九八O年代中期,即他遠赴西方之前的時期。

余友涵 中國政治普普藝術的重要畫家之一,亦是上海極簡運動的代表人物,出生於一九四三年上海,一九七O年畢業於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任教於上海工藝美術學校。他自一九八O年代中期一直影響着中國的前衛藝術。期後他開始繪畫抽象作品,其中以從一九八三年開始的「圓」系列最為著名,此系列他運用圓來表達他的創作意念,圓形是一個抽象符號,象徵着「共冶一爐」。他嘗試通過點與線之間的關係,繪畫出宇宙萬物之間運轉,有如道家的符號同樣具有點與線的抽象性,作品呈現深厚的中國文化氣息。這種大師級的傑作運用了色彩鮮艷的民間藝術圖案,與他的旋渦式構圖融合一起,風格獨特。今次展出的是「圓」系列其中的一件重要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