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回顧

“亞洲文化協會藝術家選集: 昔日•今朝” 魏立剛、魏青吉、張健君作品展

05月12日 - 06月17日  |  2011
魏立剛魏青吉高行健
簡介
藝倡畫廊於一九八一年成立,是香港最早專業畫廊之一,主要推動居留海外的華裔畫家的作品,有法國的趙無極、朱德群;美國的趙春翔、丁雄泉、費明杰;香港的呂壽琨等畫家。三十年來藝倡畫廊為海外、大陸、香港和台灣的中國藝術家組織超過一百多個畫展,目的為把全球華人畫家的作品引進國際藝術的主流。而通過藝倡畫廊,國際中國藝術家的作品逐漸進入了香港和國際的藝術市場,此外,自1987年藝倡畫廊為大陸的畫家如楊詰蒼、王天德、魏立剛、洛齊等舉辦畫展,把他們的畫作推廣給海外收藏家和美術館。

二0 一一年藝倡畫廊成立三十週年誌慶, 謹定于二0一一年五月十二日 (星期四)下午五時半至七時, 假座亞洲文化協會香港分會舉行“亞洲文化協會藝術家選集: 昔日•今朝”魏立剛、魏青吉、張健君作品展開幕典禮及預展, 假座亞洲文化協會香港分會 (香港灣仔港灣道二號香港藝術中心七0二室) , 展出的三位水墨畫家同樣是亞洲文化協會獲獎畫家, 曾獲亞洲文化協會的支持而首次前往美國作中西文化藝術交流。展期: 二0 一一年年五月十三日至六月十七日, 於亞洲文化協會香港分會 (香港灣仔港灣道二號香港藝術中心七0二室) 及藝倡畫廊(香港香港仔田灣海傍道七號興偉中心二三0 五室) 同期舉行。

是次展品共二十三件, 包括布上及紙上的水墨作品, 創作年份由一九八七年至二0 一一年 ,展示畫家受中西文化交流影響前後的不同作品, 例如魏立剛的抽象書法、魏青吉的符號水墨畫、張健君的水墨油彩混合素材,把紮根傳統的新水墨藝術呈現眼前, 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當代氣息。

位於灣仔藝術中心七樓的亞洲文化協會陳列十一張展品,而位於香港仔田灣的藝倡畫廊則陳列十二張。

展出畫家

魏立剛(2005年亞洲文化協會獲獎畫家)
出生於一九六四年中國山西大同,現居北京, 是一九九0年代中國後現代書法運動的重要畫家之一,嘗試把傳統的草法和篆書引進現代抽象水墨畫。2005年獲頒亞洲文化協會香港分會獎助金,遠赴美國紐約研究當代藝術的發展概況,包括訪探美國抽象畫大師布萊斯.馬敦(Brice Marden,生於一九三八年紐約)的畫室。是次展覽展出魏先生的一張二00二年作品和八張最新作。
魏立剛的作品與漢字及書寫有著密切的關係,他以傅山(1606-1684,清代畫法家)的書法和篆書為基礎,將篆書的複雜結構草書化,令篆書字體更難辨認,創新地變為無語義的抽象繪畫。另一方面他又向日本的現代書法和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借鏡。糾纒不清的線條、層層疊加的金屬色彩,與水墨產生強烈的比對效果,書寫出中國現代水墨的特色。
藝倡畫廊自二00四年代理魏先生的作品,二00六年在香港為他舉行個展,二00九年展於香港國際古玩及藝術品博覽會及二0 一0 年展於香港國際藝術博覽會的“新水墨藝術”聯展。從1980年代至今,曾於紐約、倫敦、悉尼、首爾、北京、上海、杭州、西安、成都、香港、台北等地舉行過約四十多次展覽,作品被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波士頓美術館、中國北京今日美術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等收藏。

魏青吉(2006年亞洲文化協會獲獎畫家)
出生於一九七一年中國山東青島,現任廣州華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 是一九九0年代中國 “實驗水墨”重要畫家之一。一九九五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 二00八年獲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文學碩士,自一九九三年曾展出於法國、德國、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及台灣等。他有着深厚的傳統中國畫的技巧, 但他卻打破傳統的界限, 以輕鬆的態度展示出新水墨畫的可能性。
他的作品, 在畫的中央部份出現一個有如剪影般的深墨圖象, 這些圖象來自畫家的日常生活, 例如蜘蛛、樹、花等, 看上去簡單, 有趣、直接, 讓觀賞者易於明白, 並願意去多了解畫中的內容。有時候, 畫家又會以鉛筆隨意繪上速寫或一些符號, 以記錄畫家對生活的感情與思考。作品獲意大利曼托瓦青年博物館、法國Daniel & Florence Guerlain當代藝術基金會、法國Conseil Général des Yvelines、新加坡國立大學博物館、日本東京Zeit-Foto Salon、香港藝術館、廣東美術館、南開大學、南京大學、廣東畫院收藏。藝倡畫廊自二00六年代理魏青吉先生的作品, 是次將展出二0 0 五年至二0 一一 年間創作的水墨作品共八張。

張健君(1987年亞洲文化協會獲獎畫家)
出生於一九五五年中國上海, 現任紐約大學上海分校客座教授 (藝術), 是中國大陸一九八0年代開始的第一代抽象畫家。一九七八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藝術系,主修油畫, 一九八0年代分別任上海美術館館長助理和藝術研究部主任。一九八九年移居美國。藝倡畫廊自一九八七年代理他的作品。張先生自一九八七年分別紐約、麻薩諸塞州、上海、深圳、廣州、東京、新加坡等共舉行過十八次個展。作品獲美國威斯曼基金會美術館、中國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深圳畫院、香港摩根銀行藝術館、波蘭羅茲藝術家美術館等收藏。
張先生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着濃厚的興趣, 專注把水墨與多媒體藝術融合一起的創作。他早於一九八0年代開始運用水墨混合油彩來繪畫, 呈現一種強烈又厚重的水墨效果。是次展出四件最新創作 “過程的瞬間:山水系列” (布上紙、墨、油彩) 和兩張一九八七年作的水墨畫, 表達了畫家對中國文化被時間洗禮的過程中的一些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