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回顧

女性 + 水墨 | 中國 + 香港

08月15日 - 09月09日  |  2019
卓家慧儲楚許開嬌凌佩詩喬圓張藝蓉
簡介
中國:儲楚, 喬圓, 張藝蓉
香港:卓家慧, 許開嬌, 凌佩詩

我們在香港仔展覽空間舉行的「女性 + 水墨 | 中國 + 香港」十分成功,由於反應熱烈,徇眾要求延長展期及增加藝術家和展品,在今個夏季移師中環展覽空間額外展出三星期。

藝倡畫廊作為推動新水墨藝術的先驅,我們十分高興為六位新銳女性水墨藝術家舉行聯展,展出的每一位都是近年在當代中國藝術界中越來越受注目。這次旳展覽源起於藝倡畫廊長期為推廣女性藝術家的承諾,先後舉行「玉臺新詠」(2014)和「抱負」(2018)聯展,至最近伊麗莎·格魯克曼(Eliza Gluckman)出版的刊物以香港作為案例研究女性藝術家在性別的無形框架下其職業藝術生涯受到限制的實際情況,在香港的藝術社區內引起討論,進一步擴大了女性的聲音。格魯克曼是前英國劍橋大學默里·愛德華茲學院新學堂藝術收藏策劃人,她連同獨立研究員黃小燕和亞洲藝術文獻庫一起合作研究,並且以相關於先後在二O一八年蘇富比舉行及今年年初在默里·愛德華茲學院的「香港女性藝術家」聯展而舉行的一系列活動中發表她們的研究結果,當中包括展出藝倡畫廊代理的女性藝術家的作品。據研究顯示,在香港畢業於藝術課程的女性佔大多數(約70%),但很少女性可以全職藝術家來謀生。為了支持女性藝術家,我們貫徹藝倡畫廊推動當代水墨藝術的宗旨,檢視新銳女性藝術家在中國和香港兩地創作的實際情況。展覽包括三位中國藝術家:北京的張藝蓉、上海的喬圓和杭州的儲楚,以及三位香港藝術家:卓家慧、許開嬌和凌佩詩。從二十一世紀女性的角度來看,這六位藝術家處於引領傳統水墨畫進入新時代運動的最前線位置。

三位來自中國的女藝術家分別擁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和具備學院派純熟的水墨畫技法,對於水墨藝術的演繹手法又與眾不同。張藝榮以描繪細緻繁複的蝴蝶和花卉畫而聞名,她曾隨國際知名藝術家劉丹習畫八年,從中受到啟發。張氏的創作風格深受古代繪畫的影響,尤其是宋代提倡直接觀察自然的藝術傳統,其一絲不苟的畫作表現現代女性的敏感性,為古典的繪畫主題注入了現代氣息。張氏的作品獲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和休斯敦美術館收藏。喬圓代表着傳統山水畫的新一代年輕藝術家,她在在宣紙上一層又一層地塗上礦物顏料,至宣紙飽和而增強了紋理的效果,為中國山水畫開闢新視野。另一方面,儲楚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水墨畫家、書法家和攝影師,她將這些不同媒介的元素結合起來,創作以比例放大了的水果和花卉為主題的作品。最近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亦收藏了她的作品。

在展出的香港女藝術家之中,卓家慧採用與張藝榮相同的傳統工筆畫技法,而許開嬌和凌佩詩勇於把中國水墨推向實驗水墨的領域。卓家慧以其細緻的工筆技法創作超現實主義作品而聞名。在她最近的海景畫作中,卓氏在描繪細緻波浪的同時運用了金粉來增強稍縱即逝的特質。近年她參加了幾個重要聯展,包括「全球水墨畫大展」(2017)和二O一三年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舉行的「七十後新水墨:怡情齋收藏展」。至於本地藝術家凌佩詩熱愛生物學和大自然,她的創作從自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變化得到啟發,展覽中的裝置作品「戰士四」以冬蟲夏草的真菌作為靈感,表現宿主被真菌攻擊的狀態,複雜形狀的細長果實和分枝代表着宿主的身驅。雕塑的表面貼上一層層由凌氏運用噴墨打印出來的抽像水墨畫。而許開嬌則以工筆水墨方式在紙巾上作畫最為著名,今年年初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辦公室邀請在北京瑰酒店舉行的聯展中展出。在今次的展覽中,許氏特別為我們創作了一系列精美的紙扇,扇上繪畫的龍鳳、葫蘆和花卉圖案借鑒了傳統青花陶瓷的花紋,並在紙扇上穿針引線,象徵着古代女性的繡花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