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回顧
楊詰蒼:千層墨 及 香港早晨精選作品
06月08日 - 08月15日 | 2015
楊詰蒼 Catalogue
簡介
1940年代以後,很多中國大陸的藝術家,跟西方藝術沒有交流的機會。楊詰蒼生於1956年廣東佛山市,他的壯年遇上文革,當上紅衛兵隊長,能決定哪一本書可以留下,或要燒毀,或把書分派到工廠。因此他有時間學習古文,並在佛山的人民藝術學院開始學習書畫。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考入廣州美術學院,有機會出席著名中國藝術史學者及策展人柯珠恩主講的一系列講座,又閱讀台灣的藝術雜誌,開始認識西方藝術。
關於「千層墨」
1989年他獲選參加於巴黎龐比度中心舉行的「大地魔術師」展覽,展出他的「千層墨」系列,在國際藝壇上激發起極大的關注。楊詰蒼每天在同一畫幅上上一層又一層的水墨,重複又重複,直至宣紙吸飽水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門的麥維爾.赫恩形容「千層墨」系列:「重
點不在於創作過程,或藝術家本身,而是水墨作為素材的重要性。這系列的巨幅;滿布皺紋的表面和接近金屬反光的效果有如雕塑藝術品,……氣勢宏偉,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ii
結果是,畫上多層墨的巨幅水墨畫,帶有光澤感和啞面的黑色空間,深深吸引觀者的目光。這種單色的巨型畫作,好比1940至50年代美國的色域繪畫強調靜修和禪性,正好與楊詰蒼修練的道學與佛學,異曲同工。上海外灘美術館館長拉瑞斯.弗洛喬認為這過程是:「欣賞楊詰蒼的『千層墨』,不需要太多解構畫作的理論,而是把重點放在重複畫上水墨的過程,所產生的無窮變化。藝術家需要的是,對於藝術創作的敏感度,和豐富的表現能力……正如創作開始時,當墨遇上紙張,無盡變化的出現是不可避免。單看一片黑色的畫面,可以象徵任何事物,觀者可能認為沒意思……這正好體會道家思想提倡的崇尚自然、隨遇而安……」iii。「道」是指天地萬物的本質及其自然循環的規律。自然界萬物處於經常的運動變化之中,人的生命活動應符合自然规律,順應自然、返樸歸真。
現時
自從楊詰蒼在龐比度中心的標誌性展覽之後,他便居住和工作在巴黎,作品在風格、素材和靈感,亦變化多端。他曾多次展於中國、歐洲、北美的重要展覽,最近期,是2013年參展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中國當代水墨藝術:過去是現在」聯展。
繼2001年藝倡畫廊於香港大學藝術博物館為楊詰蒼首次舉行重要個展「玄妙玄實:楊詰蒼的繪畫」後,今年再次為他在香港舉行個展,於香港中央圖書館的「香港早晨」,展出他的新作和近作。正如楊詰蒼說:「我們活在一個充滿衝突、變幻莫測的時代,不安與迷失的感覺籠罩四周……」,楊詰蒼希望通過次展覽,為香港帶來正面、吉祥的意象。
關於「千層墨」
1989年他獲選參加於巴黎龐比度中心舉行的「大地魔術師」展覽,展出他的「千層墨」系列,在國際藝壇上激發起極大的關注。楊詰蒼每天在同一畫幅上上一層又一層的水墨,重複又重複,直至宣紙吸飽水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門的麥維爾.赫恩形容「千層墨」系列:「重
點不在於創作過程,或藝術家本身,而是水墨作為素材的重要性。這系列的巨幅;滿布皺紋的表面和接近金屬反光的效果有如雕塑藝術品,……氣勢宏偉,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ii
結果是,畫上多層墨的巨幅水墨畫,帶有光澤感和啞面的黑色空間,深深吸引觀者的目光。這種單色的巨型畫作,好比1940至50年代美國的色域繪畫強調靜修和禪性,正好與楊詰蒼修練的道學與佛學,異曲同工。上海外灘美術館館長拉瑞斯.弗洛喬認為這過程是:「欣賞楊詰蒼的『千層墨』,不需要太多解構畫作的理論,而是把重點放在重複畫上水墨的過程,所產生的無窮變化。藝術家需要的是,對於藝術創作的敏感度,和豐富的表現能力……正如創作開始時,當墨遇上紙張,無盡變化的出現是不可避免。單看一片黑色的畫面,可以象徵任何事物,觀者可能認為沒意思……這正好體會道家思想提倡的崇尚自然、隨遇而安……」iii。「道」是指天地萬物的本質及其自然循環的規律。自然界萬物處於經常的運動變化之中,人的生命活動應符合自然规律,順應自然、返樸歸真。
現時
自從楊詰蒼在龐比度中心的標誌性展覽之後,他便居住和工作在巴黎,作品在風格、素材和靈感,亦變化多端。他曾多次展於中國、歐洲、北美的重要展覽,最近期,是2013年參展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中國當代水墨藝術:過去是現在」聯展。
繼2001年藝倡畫廊於香港大學藝術博物館為楊詰蒼首次舉行重要個展「玄妙玄實:楊詰蒼的繪畫」後,今年再次為他在香港舉行個展,於香港中央圖書館的「香港早晨」,展出他的新作和近作。正如楊詰蒼說:「我們活在一個充滿衝突、變幻莫測的時代,不安與迷失的感覺籠罩四周……」,楊詰蒼希望通過次展覽,為香港帶來正面、吉祥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