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衍庸被譽為「東方馬諦斯」及「現代八大山人」,在中國畫壇與林風眠、關良素有「廣東三傑」之稱,三人在畫壇各佔有一席之地。丁氏的創作兼擅油畫及水墨,超越中西藝術的界限,調和融合而形成強烈的個人風格。是西方現代藝術傳入中國的先驅,也是革新傳統、開拓現代新風的功臣。
丁衍庸於1902年4月15日生於廣東茂名。他是二十世紀初期留學日本學習西洋繪畫的代表人物,1919至1925年間在當時最著名的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修讀,深入野獸派及表現主義的堂奧。返回中國後成為新藝術運動的健將,積極推動西方現代藝術傳播,並於廣州、上海、重慶等地的美術院校教授西洋繪畫,在藝術教育界備受尊崇。1949年移居香港,繼續從事藝術創作及教學,至1978年辭世。1957年他參與創辦新亞書院藝術系,其後加入香港中文大學。丁衍庸作品於1949年前多次在中國展覽,其後在香港及世界各地展出。
丁衍庸約於1929年重新發現中國藝術的博大精深,尤其是文人畫的獨創精神。自此他深入探究傳統藝術,鑒賞及蒐集歷代書畫、金石、文物,偏重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及古代璽印,開展其融會貫通中西藝術的創作道路。丁衍庸以兼擅油畫及國畫享譽藝壇,晚年復以獨樹一幟的篆刻稱著。他的畫風深受八大山人影響,以簡約、樸拙及大寫意的花鳥及人物取勝。而他鑽研國畫的心得,進而融入其油畫創作,展現筆墨線條的意趣及大膽的構思。
2021
「筆墨留情:丁衍庸與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門生友好的藝緣」,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
「丁衍庸藝術回顧展」巡迴展,廣東美術館,廣州;香港藝術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
「跨越東西‧遊戲古今:丁衍庸的藝術時空」,香港藝術館,香港
「意象之美:丁衍庸的繪畫藝術」,台北歷史博物館,台北,台灣
「三不六堂藏丁衍庸書畫」,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
「丁衍庸遺作展」,香港
「丁衍庸畫展」,《藝術家》雜志聯辦,龍門畫廊與,台北,台灣
「個展」,East & West Art Gallery,墨爾本,澳洲
「書畫展」,巴黎第七大學,巴黎,法國
「不是時裝店!」,香港藝術館,香港
「傳承與創造:水墨對水墨」,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
「日本南畫院第15屆年展」,京都,日本
「當代中國書畫巡迴展」,展出作品12幅為期兩年,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藝術系與美國雅禮協會合辦
「日本南畫院第14屆年展」,京都,日本
「洋畫家聯展」,與關良、陳抱一等